被认为是世界商业权威的荷兰CPB经济政策分析局25日发布《3月全球贸易监测》(CPB World Trade Monitor March 2020)报告指出,3月份跨境产品流动环比下降1.4%,创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使得2020年一季度的降幅达到2.5%。
此外,3月全球工业生产环比下降0.2%,使今年一季度的工业生产增速为-4.2%(2019年第四季度为0.3%)。2020年全球工业生产增长预计为-4.2%。
报告指出,贸易和生产的发展存在重大区域差异。其中欧洲的下滑尤为严重,贸易量较2月下降了7%以上,工业生产下降了12%以上。在中国,贸易和生产在1月份急剧下降,在2月盘整后,3月出现反弹。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工业生产的波动都要强于贸易波动。
CPB预计,4月和5月全球的贸易和生产将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4月份的部分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前景大多为负面,主要指标(例如全球新出口订单)表明,未来几个月全球贸易将进一步下滑。”
此前,世界贸易组织(WTO)4月发布的贸易统计及展望报告显示,新冠危机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在2020年收缩13%到32%。全球贸易总量下跌幅度有可能超过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贸易下滑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工厂、运输链接连停摆,人们对跨境供应链的可靠性愈发产生怀疑,尤其是涉及中国的供应链(主要因为全球日益增加的关税和商业障碍)。这引发了人们对“跨境供应链是否会出现倒退?”问题的思考。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School)经济学家Davin Chor指出,新冠病毒“已促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全球价值链战略,尤其是对中国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依赖程度。”
而近期中美关系趋紧也将进一步加剧上述趋势,有分析指出,部分企业的供应链已经发生了变化:为避免对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关税,一些公司已经将生产转移到了越南等国。但事实上,企业要保有不同的供应来源并非易事。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波尔?安特拉斯(Pol Antrós)表示,许多供应链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们具有“相关性”,因为生产商依赖于供应商提供高度定制的零件,并会按精确的规格订购零件。
“供应商不会凭空出现,”他补充说:“你不可能轻易地替换掉。”
纽约联储在其5月12日发表的研报中也曾指出,那些依赖中国的美国企业基本上无法在短期内找到其他国家的替代供应商,尤其是小型企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短期内仍难以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