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节点,背景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之后的意义?
2、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年内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要增长30%以上。请问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在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下,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起到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3、这次LPR改革完善,是不是会影响调整准备金率?市场本来是预测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现在会不会往后延迟?第二个问题,LPR改革以后,有没有预测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会增长百分之多少,或是支持的力度会增加多少?
4、新的报价机制下,个人房贷业务会不会有单独的方案,新老的贷款合同划断的具体要求是怎么样的?另外个人房贷利率下限的政策会不会做相应的调整?
5、新的贷款将会主要参考LPR报价,在决定参考时哪些新的贷款中成份不会参照LPR定价?又由谁来做出决定?新的政策安排将会给企业的借贷成本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如何影响银行的收益率?
6、实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银行和监管部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在报价行选取方面标准是什么,多长时间会对报价行进行一次评估,这个组成之后会不会有调整。另外,在外资行方面这次选取了渣打和花旗,汇丰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资行,这次落选的原因是什么?
8、关于LPR报价,有分析这样认为,觉得目前大行的报价并不是真正最优惠利率,还有分析指出报价行中不少是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的银行,这些银行我们理解一般他们的报价会比较高一点,这是否会抬高LPR整体的利率水平,怎么有效降低风险溢价?
9、看到央行之前有相关公告提到对报价行报价质量进行考核,能否透露考核的标准和方向有哪些,是否会有相应的奖惩机制?
10、有观点认为新的LPR机制会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请问对此有什么看法?
就以上问题,有以下几点来自监管的表态值得关注:
1、自2019年第三季度起,人民银行将把LPR运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时,完善贷款利率统计方式,自8月20日起,不再统计贷款利率参照基准利率浮动情况,改为统计在LPR基础上加减点的情况。
2、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
3、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中国是当前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施常规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央行直接到市场上买债,另外一个是零利率。中国离这两个都很远。
4、我们预判,在当前的形势下LPR的实行有利于降低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5、从法定准备金率的角度来说,过去积累了一定空间,未来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但总的来说这个空间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6、市场化的改革应该要倒逼银行更好地练内功,转变发展方式,从重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转向重效益和质量的内涵式增长,对银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会起到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
7、报价行未来还要定期根据报价的考核情况进行调整。利率自律机制并不考核报价的绝对值的高低,考核的是不是符合报价的模型。
8、中小银行报价拉动LPR上行的幅度是有限的,因为LPR是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中小银行对这些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
9、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离岸市场汇率已经“三价合一”,表明市场预期总体平稳。这次改革并不涉及市场利率的变化,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
10、LPR对各类贷款是全覆盖,这次利率并轨改革,房贷的利率由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参考的基准变了,但利率水平不能下降。过几天央行将会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
要点一:LPR对各类贷款全覆盖,房贷利率不会降
银行贷款原来是参照基准利率,此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自即日起,新发放的各类贷款将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
“LPR对各类贷款是全覆盖,不是说某几种贷款继续参照基准利率,某几种参照新的LPR。”刘国强强调。
孙国峰也表示,银行在各类贷款中都要运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固定利率的贷款要参照LPR来定价,另一方面浮动利率的贷款合同中,要以LPR作为浮动利率贷款合同的基准。对此,央行给出了坚定的否定答案。
要点二:利率并轨不能代替货币政策,准备金率还有有限调整空间
在谈及此时推出利率并轨的背景时,刘国强提到了外部因素。他表示,近期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中国是当前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施常规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央行直接到市场上买债,另外一个是零利率,中国离这两个都很远)。
另外,中国的经济没有通缩,而且市场利率已经明显下降,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基本合理的水平,所以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推动,把前期降低的市场利率传导成为降低实体经济信贷利率,这既符合近期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国际货币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
不过,刘国强也强调,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让水流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到田间地头,但水的大小还是要看闸门。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政策。下阶段,央行将会同其他部门发挥政策合力,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要点三:对银行短期影响不确定,中长期利好银行
利率并轨后也在倒逼银行修炼“内功”,提高自身的资金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看,贷款利率并轨或将压缩银行的息差,对其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对此,孙国峰认为,短期内贷款利率下降也可能会对银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就存款利率来说,存款基准利率是保留的,而且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留,央行也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稳住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为银行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条件。从短期来看,影响是不确定的,也很难说有一个计算。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贷款自主定价能力提升有利于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是有利的。
周亮则表示,新的利率形成机制对今后促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更真实地反映贷款市场利率的水平、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自主性和灵活性,疏通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采用LPR对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LPR是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而加点取决于银行的业务模式、资金成本,对市场供求以及客户风险溢价的研判,银行自身的能力要提升。因此银行要持续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和规范合同文本,切实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同时,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防控。
二是银行要持续改善信贷服务质量。银行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贷款方式的变革,要创新各种信贷模式,特别是要规范和优化信贷的标准、流程,注重审核第一还款的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的比重,加强中长期贷款产品的研发,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要点四:对报价行重点考核两方面
在央行此前的公告中曾明确,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监督管理,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在这次吹风会上,孙国峰也透露了更为详细的考核内容。
孙国峰表示,关于考核标准,一方面报价行向利率自律机制提交报价模型,考核报价模型是否科学合理,报价过程中要依据这样的模型在MLF利率基础上考虑到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后再进行报价。另一方面,考核的重点是报价行自己报出的价格是不是对最优质客户贷款实际执行的利率。
“因为报价行的规模、类型各不相同,报价必然有高有低,所以考核并不是针对报价行报价绝对值的高低,而是考核报价行报价的机制。同时还会考核报价行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完善,能否按时报价等情况。”孙国峰说。
刘国强总结称,考核的重点,一个是科学性,包括报价的模型,不能随便报,要有科学性;另外一个是考核真实性,看报价是不是真的。
周亮补充道,下一步将对妨碍改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防止个别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此外,银保监会还将督促银行规范服务收费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服务收费自查自纠和监管检查,并组织明查暗访,严肃查处违规收费和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行为。
要点五:LPR改革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
LPR利率下调被看作是“实质降息”,通常降息会对汇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市场也关注此番贷款利率并轨是否会增加汇率贬值的压力。
对此,孙国峰强调,LPR改革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主要针对的是企业融资成本。通常与汇率直接相关的是市场利率,这次改革并不涉及市场利率的变化,其关键词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
孙国峰指出,从目前情况看,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前期破7都能保持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看待,对汇率的正常波动体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离岸市场汇率已经“三价合一”,表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总体平稳。
“在目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根本支撑。当前中美利差处于舒适区间,我对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充满信心。”孙国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