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伽利略 | 型号:QBK-100 | 材质:工程塑料 |
用途:化工泵,计量泵,流程泵 | 性能:变频,防爆,耐磨,卫生,自动 | 驱动方式:电动 |
空气消耗量:1000 | 最大供气压力:100 | 允许颗粒值:1(mm) |
吸程:9(m) | 出口压力:1~90(Mpa) | 扬程:50(m) |
流量:30(m3/h) | 工作压力:1~40 | 功率:1~75 |
伽利略Galileo泵》欧洲品质
——引进欧洲先进加工检验技术◇为高品质“伽利略Galileo泵”提供保证
买伽利略Galileo泵理由1、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 2、运行稳定,少去操心 3、服务周到,维护及时
一、产品概述
QBKQBY气动隔膜泵是我公司开发的,具有使用寿命长、不会停顿等优点,即能抽送流动的液体,又能输送一些不易流动的介质,具有自吸泵、潜水泵、屏蔽泵、泥浆泵和杂质泵等输送机械的许多优点。
1、不需灌引水,吸程高达5米,扬程达70米,出口压力≧6bar
2、流动宽敞,通过性能好,允许通过最大颗粒直径达10毫米。抽送泥浆、杂质时,对泵磨损甚微;
3、扬程、流量可通过气阀开度实现无级调节(气压调节在1-7bar之间)
4、该泵无旋转部件,没有轴封,隔膜等抽送的介质与泵的运动部件、工件介质完全隔开,所输送的介质不会向外泄漏。所以抽送有毒、易挥发或腐蚀性介质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身安全;
5、不必用电,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安全可靠
6、可以浸没在介质中工作
7、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开停只需简单地打开和关闭气体阀门,即使由于意外情况而长时间无介质运行或突然停机泵也不会因此而损坏,一旦超负荷,泵会自动地停机,具有自我保护性能,当负荷恢复正常后,又能自动启动运行;
8、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该泵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泵输送的介质不会接触到配气阀,联杆等运动部件,不像其他类型的泵因转子、活塞、齿轮、叶片等部件的磨损而使性能逐步下降;
9、可输送较粘的液体(粘度在1万厘泊以下);
10、本泵无须用油润滑,即使空转,对泵也无任何影响,这是该泵一大特点;
优 势
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对于各种腐蚀性液体,带颗粒的液体,高粘度、易挥发、易燃、剧毒的液体,均能予以抽光吸尽,尤以适合易燃易爆场。
能 力
产品操作,安全可靠,耐腐蚀性,经久耐用,具自吸性,空转无损,多种材料,用途广泛,装置简单,免却维修。
应用市场
1、食品加工/生物卫生/制药
2、汽车/电镀和抛光
3、陶瓷/涂料/釉料
4、化学/石油
5、化工建筑/公共设施
6、机械配套/废水处理
二、产品特点
1、由于用空气作动力,所以流量随背压(出口阻力)的变化而自动调整,适合用于中高粘度的流体。而离心泵的工作点是以水为基准设定好的,如果用于粘度稍高的流体,则需要配套减速机或变频调速器,成本就大大的提高了,对于齿轮泵也是同样如此。
2、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用气动泵可靠且成本低,如燃料、火药的输送,因为:第一、接地后不可能产生火花;第二、工作中无热量产生,机器不会过热;第三、流体不会过热因为隔膜泵对流体的搅动最小。
3、在工地恶劣的地方,如建筑工地、 工矿的 废水排放、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多且成分复杂,管路易于堵塞,这样对电泵就形成负荷过高的情况,电机发热易损。气动隔膜泵可通过颗粒且流量可调,管道堵塞时自动停止至通畅。
4、另外隔膜泵体积小易于移动,不需要地基,占地面极小,安装简便经济。可作为移动式物料输送泵。
5、在有危害性、腐蚀性的物料处理中,隔膜泵可将物料与外界完全隔开。
6、或是一些试验中保证没有杂质污染原料。
7、可用于输送化学性质比较不稳定的流体,如:感光材料、絮凝液等。这是因为隔膜泵的剪切力低,对材料的物理影响小。
三、QBK气动隔膜泵性能参数表
型号 | 最大流量 (L/Min) | 出口压力 (kgf/cm2) | 吸程 (m) | 最大允许颗粒直径 (mm) | 最大空气消耗量 (L/min) | 隔膜材质 | ||||
丁晴橡胶 | 氯丁橡胶 | 乙丙橡胶 | 氟橡胶 | 四氟 | ||||||
QBK-8 | 16 | 6.9 | 5 | 1 | 300 | ● | ● | ● | ● | ● |
QBK-15 | 20 | 6.9 | 5 | 1 | 300 | ● | ● | ● | ● | ● |
QBK-25 | 100 | 6.9 | 5 | 2.5 | 600 | ● | ● | ● | ● | ● |
QBK-40 | 140 | 6.9 | 5 | 4.5 | 600 | ● | ● | ● | ● | ● |
QBK-50 | 240 | 6.9 | 5 | 8 | 900 | ● | ● | ● | ● | ● |
QBK-65 | 280 | 6.9 | 5 | 8 | 900 | ● | ● | ● | ● | ● |
QBK-80 | 400 | 6.9 | 5 | 10 | 1500 | ● | ● | ● | ● | ● |
QBK-100 | 480 | 6.9 | 5 | 10 | 1500 | ● | ● | ● | ● | ● |
几种隔膜材料特性
注:○——寿命较长、△——寿命一般、×——不可用,本表仅从耐腐性考虑,因聚四氯乙烯弹性比橡胶差,故实际使用寿命因压力,泵行程杂质等因素影响而异。食品橡胶专用于食品饮料行业。
QBY系列气动隔膜泵(安装尺寸)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伽利略Galileo泵让“水”充满能量
更多资料请访问我公司泵分部http://www.camao.net/网站
● 潜水泵、深井泵、污水泵、排污泵系列产品
● 化工泵、耐腐蚀泵、氟塑料泵、玻璃钢泵系列产品
● 真空泵系列产品● 自吸泵系列产品● 液下泵系列产品● 磁力泵系列产品● 螺杆泵系列产品● 隔膜泵系列产品
● 计量泵系列产品● 卫生泵系列产品● 往复泵系列产品● 试压泵系列产品● 齿轮泵系列产品● 油泵系列产品
● 旋涡泵系列产品● 转子泵系列产品● 纸浆泵系列产品● 柱塞泵系列产品● 控制柜系列产品● 水力喷射器系列产品相关信息欢迎咨询与太原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室主任曹先生对国内连轧技术的担忧不是个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无论是“2250热连轧事件”还是2140毫米冷连轧项目,国产设备最终落标的主观原因都只有一个,就是用户对国产冷、热连轧设备技术水平的不信任。
敢为天下先步其后尘者却寥寥无几
“冷、热连轧项目从2000年起步到现在,可以说是冶金装备领域发展比较快的项目,这与有鞍钢这样大力支持的用户,有刘这样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开明的用户领导是分不开的。”在今年8月28日召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经验交流会上,一位行业内长期从事冶金设备研发的老专家对记者如是说。但他同时表示,如果说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步其后尘者却几乎没有。这位老专家说,在现有的大型冶金设备用户中,像刘这样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领导其实并不多。
在这次经验交流会上,一重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合作自主研发的冷、热连轧项目作为国产冶金装备自主研发获得成功的典型案例,被安排为企业代表经验交流的第一讲。同时,他们日前联合自主研发的鞍钢西区500万吨精品钢材基地中2150毫米热连轧机和2130毫米冷连轧机组,也被作为国产化项目的代表重点推介。业内人士认为,这足以见得有关部门对冷、热连轧项目自主研发的重视及该典型案例的影响力。
然而,在近日召开的一个冶金系统的内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仍然在激烈地探讨着一个非新非旧的话题:一面是冷、热连轧的自主化案例及成功经验在大力推广,一面是某些大型冶金设备用户仍在大肆进口。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冷、热连轧设备的国产化步伐?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国内该领域颇具建树的多位专家、学者,并深入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内部,与相关企业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中,涉及最多的话题仍是用户不信任、市场缺失的问题。由于受旧思想观念、相关体制的制约,以及某些起决策作用的领导者不愿意、没勇气承担风险与责任,以致冷、热连轧项目国产化步伐依然步履蹒跚,这几乎是被采访者共同的慨叹。
中国重型机械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李昌荣对此也很是担忧。他指出,由于用户的不信任,国内不同钢厂重复引进的问题仍很严重,且不同钢铁企业纷纷引进不同国家的工艺设备,由此我国曾一度被称为“钢铁工业的博览会”。
追本溯源,难道是国产设备尚不能跟上国内冶金工业的发展速度,以至于我们的用户企业都迫不得已地去花高价钱买进口设备?事实并非如此,业内专家认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当前国内的冷、热连轧设备自主化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国内企业成套能力基本过关国产化之路却依然步履蹒跚
按理说,我国冶金设备国产化起步较早。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汪建业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就十分重视冶金工业发展和冶金设备的本地化,但当时受历史境况的限制,过程比较坎坷。
据介绍,我国冶金设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4年以前,冶金设备本地化以仿制前苏联设备为主。第二阶段是1965~1972年,冶金设备本地化以建设当时重大的40工程(即攀钢)为依托,重型设备制造企业与钢铁企业、工艺设计院紧密合作,提供了新建的攀枝花钢铁公司的全部成套设备和单体设备。
第三阶段是1978~1994年,以建设宝钢一、二期工程为代表,由外方技术总负责,以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参与合作设计、合作制造的方式引进了冶金重大成套设备。
第四阶段是1994~2002年,设备引进以业主为主,外商直接对工程所需工艺设备总包。
第五阶段是2002年至今,国内部分机械企业与钢铁企业联手,如鞍钢和一重合作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毫米热连轧和1780毫米冷连轧两套大型成套设备等。该项目的成功建设,标志着我国已突破并掌握了连轧成套设备的制造技术、工艺生产控制技术这两大核心技术,并能灵活地将这两大核心技术匹配和应用于实际生产工艺中。
作为行业内一直从事冷轧设备工艺研究的专家,一重副总工程师蒋金水在其草拟的关于我国冷连轧设备研发情况介绍中提到,“我国目前已有多套大型冷连轧机,但仍旧满足不了国内对高质量冷轧带钢的需求。由于国内的冷连轧机多数采用由国外公司总包、国内合作制造的方式,国内的轧机制造公司都没有掌握冷连轧机的核心技术。但实践证明,国内自主建设大型冷连轧机组是完全可能的。如项目的总体设计方面国内基本上已经过关,一些冶金设计院和设备制造厂都具备这个能力。在设备的设计及制造方面,国内机械制造厂具备了冷连轧机的机械成套能力(包括机组的机械及液压设备设计、机电功能说明的设计及电气系统的设计)。”
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大型冷、热连轧成套设备的自主成套设计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李昌荣认为,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平均每年生产两套冷、热连轧设备是可以实现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