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属煤炭企业整合重组的大手笔举措正在逐渐落地,以前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煤炭企业名称,正在被新的名称所取代:同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晋能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晋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同时,潞安集团、阳煤集团也分别更名为潞安化工集团和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反映到煤炭行业,一大特点就是市场的稳定性更强,大起大落少了、价格稳了,煤炭与下游行业的顶牛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煤炭市场更为规范、有序、高效。
2012年起,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煤炭行业一直在低谷徘徊。2012年底,5500大卡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在每吨630元以上;2016年初,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每吨372元。价格“跌跌不休”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大多数煤炭企业陷入亏损,生产经营举步维艰。而与此同时,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阴影挥之不去。
2015年底,我国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煤炭行业去产能是“去产能”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3年左右的时间,煤炭行业便去产能8.1亿吨。供过于求的形势得以扭转,供需动态平衡成为常态。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煤炭行业的发展质量获得了很大的提升。2015年,我国单井平均年生产能力不到35万吨,而目前,这个数字已经翻番还多。经过山东与山西的省属煤炭企业整合,今年规模前10位煤企的煤炭总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比重极有可能超过50%,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即将过去,“十四五”即将到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同时也是在新起点上向2035年远景目标奋斗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能源革命。相对于这样的高要求,煤炭行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山西省属煤炭企业此次的整合或许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山西是煤炭大省,也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但此前省属煤炭企业数量多,且存在部分同质竞争的问题。此次整合,除了有利于提高集中度、减少省内无序竞争、降低运营成本外,还根据原有省属企业的特点,对具体的产业进行了划分,专业性更强,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延伸产业链条,真正打造一条从煤炭开采到加工利用的现代化产业链。虽然此举的具体成效还有待检验,但不失为一种值得肯定的积极的尝试。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是躲不开、推不掉的“硬杠杠”。从这个角度来考量,未来,煤炭的减量化发展已是必然。这种减量化包括生产方面与消费方面。市场空间的缩小势必会影响到煤炭市场的走势。
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对煤炭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市场相对稳定的“十三五”以及“十四五”,或许正是提供给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窗口期。利用好这一时期提高发展质量,走适合自身、满足绿色低碳要求的发展之路,成功与否,或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好与坏、生与死。
未来面对挑战,但更具有机会。经历了大浪淘沙、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煤炭企业,必然会在发展质量上有较大的提升,这是对企业的考验,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考验。企业或大而强,或小而美,未来的煤炭行业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