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5大原因:
1、二次供水管网造成的污染
对于未经涂衬或老化的金属管道、配件等二次供水设施,在夜间用水量小、管道运行流速偏低的情况下,管道内壁会产生较厚的锈垢,当居民早晨打开水龙头时会出现“黄水”现象,这是由于锈蚀物在水流速度、水压突然变大时被冲走而造成的短时间水质恶化。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老旧小区埋设于地下的管道老化破损,地下水和泥土等外界物质极易渗入,造成水质污染。2000年以前修建的房屋较常出现以上污染情况,当时建筑管道多采用灰口铸铁管和镀锌钢管,易锈蚀和老化破损。近年来普遍采用的塑料管如果安装在室外,长期日晒雨淋,容易因长青苔而影响供水水质。
2、二次加压供水贮水设施造成的污染
大部分的二次加压供水,通过水池和水箱来满足生活用水量、保证连续不间断供水,水池、水箱的材质是否合格、大小与用水量比例是否合理都会影响水质。水池及水箱的容积是根据进水量与用水量的变化曲线计算确定,当相关数据资料不足时,从保障用水角度考虑,二次加压供水系统在设计时会将容积设计偏大,这样就造成了自来水在水池及水箱中的停留时间增长,自来水中的余氯若分解消失殆尽,细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将明显增加,导致水质下降。
3、微生物繁殖对水质的污染
二次供水设施中的管道和水池(箱)内微生物污染的种类通常有细菌、大肠杆菌、自养型铁细菌和硫的转化菌等。造成上述微生物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水中残存的还原性物质或者还原性二次污染物对余氯的过度消耗;另外,如果水的滞留时间过长,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物为能源进行新陈代谢、再度繁殖,其产物反过来又会促进金属表面恶化,对管道造成腐蚀。
4、外界环境造成的水质污染
二次供水系统会受到外来的污染,造成水质周期性或突发性恶化。如二次供水管道爆管、改造等过程中控制不力造成外界污染进入;2000年以前建成的二次供水水箱、水池等设施一般都是开放式结构,难以有效避免外界杂物进入;对于地下水池,如果施工时防渗未处理好,地下水渗入也易造成污染。
5、管理不善造成的水质污染
针对二次加压供水,《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指出,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定期进行常规检测,并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但由于部分管理单位管理不善造成的水池(水箱)密封不严、未定期对水池(水箱)等设施进行消毒清洗、消毒不彻底等情况,都会直接影响水质安全。因此,业内人士建议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在实施二次加压供水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供水安全,避免水质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