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缺失制约电机行业发展
日前,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表示,在我国现有存量电机中高效电机比重不到5%,生产的高效电机主要销往国外。如何启动国内高效电机用户市场(电机、阀门、水泵)、拉动国内需求,是促进电机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内容。
“国内电机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中低端产能过剩、产品竞争力不强,而高端产品缺乏,整个行业的升级改造工作急需铺开。”中投顾问机械行业研究员谢家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电机产业在区域布局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产、运、销、售后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未很好建立,极大地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中提出,到2015年,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预计2015年当年实现节电800亿度,相当于节能26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
应从哪些方面促进电机产业的转型升级?谢家宸认为,一方面需要控制低端电机项目的上马,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增加过剩产能的运营成本,倒逼企业自行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税收、土地优惠制度,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合起来,尽快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从而为高端电机的生产制造奠定基础。
“受工信部将推动电机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利好消息影响,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上升、交易量增加等现象将接踵而至。”谢家宸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作出了上述判断。他认为,电机产业的升级换代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够撬动该产业上中下游的快速发展,还能拉动机械装备、汽车等产业的升级,电机产业将给我国重工业核心技术改造提升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