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持续推出 电机能效提升可抵两个“三峡”
日前,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拟用3年时间,组织和动员全系统力量,通过政策引导、标准约束、监督检察等手段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从电机生产、应用及回收再制造领域全面提升电机能效,促进电机产业转型升级。
据工信部提供的资料显示,通过推广高效电机、淘汰在用低效电机、对低效电机进行高效再制造,以及对电机系统根据其负载特性和运行工况进行匹配节能改造,可从整体上提升电机系统效率5-8个百分点,年可实现节电1300-2300亿千瓦时,约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电机系统效率提升空间大
据统计测算,2011年,我国电机保有量约17亿千瓦,总耗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4%,其中工业领域电机总用电量为2.6万亿千瓦时,约占工业用电的75%。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电工装备创新和发展论坛上,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电机及系统节能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节能降耗潜力最大的领域,我国的电机效率仅为87%,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91%以上,美国更是达到了93%,我国的电机行业存在巨大的节能空间。
实际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电机能效水平近年来逐步提高,但总体能效水平仍然较低。从电机自身看,我国电机效率平均水平比国外低3-5个百分点,目前在用的高效电机仅占3%左右;从电机系统看,因匹配不合理、调节方式落后等原因,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低效电机的大量使用造成巨大的用电浪费。工业领域电机能效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年节约用电260亿千瓦时左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的发展环境,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提高电机能效作为重要的节能措施。2008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制定了全球统一的电机能效分级标准并统一了测试方法;美国从1997年开始强制推行高效电机,2011年又强制推行超高效电机;欧洲于2011年也开始强制推行高效电机。
记者了解到,我国2006年发布了电机能效标准(GB18613-2006),近年来参照IEC标准组织进行了修订,新标准(GB18613-2012)已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国家新标准,我国现在生产的电机产品绝大多数都不是高效的(高效电机是指达到或优于GB18613-2012标准中节能评价值的电机)。为加快推动工业节能降耗,必须大力提升电机能效。
电机系统能效提升是综合工程
《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
湖北华博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泽堂表示,高效电机不等于节能电机,但是节能电机一定是高效电机,只有适合工况并使系统永远在高效区运行同时电机本身也在高效区运行的电机才叫节能电机。能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是衡量节能电机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关专家指出,电机行业节能降耗和其可靠性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的电机可靠性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设计、材料、工艺、测试等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中小型电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伟华表示,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是一个综合考虑电动机本体、拖动设备、控制电动机的装置、管网系统以及各子系统、部件间最佳或较佳匹配等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系统节能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是在首先满足负载要求功能的前提下,设计、制造和选用合适的系统部件,并将其合理组合匹配,以使系统综合节能效果和系统性价比达到最佳或较佳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产业政策持续推出
“此次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确定了加快推广高效电机、淘汰低效电机、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实施电机高效再制造和加快高效电机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等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力促电机和电机系统节能减排的又一记重拳。”大连电机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梳理发现,工信息部今年4月印发的《2013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将重点推进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和涉铅行业绿色发展两个专项计划。此前的2012年11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出台关于高效节能通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的补贴政策。
赛迪顾问研究员王秋实对此认为,“十二五”提出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电机产业作为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先导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必然的。
工信部相关人士也透露,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让专业的节能公司帮助电机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下一步将会建立合作平台、引入第三方机构、引入资本市场(机电、阀门、水泵),促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电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