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开大学计算机科学的高才生,毕业后却成为跨国咨询公司的分析员;他是欧洲工商学院的MBA,在从事多年的咨询业后,加入摩托罗拉公司担任亚太区组织发展高级经理。CPN精英成员与大家共同分享——
抗压
问:我们知道知名的咨询公司是比较难进的,什么样的人能够在国际性的战略咨询公司获得成功?
【Zhou Yu】我觉得到一个顶级的咨询公司,首先是会更看重你的能力、潜力;另外,还有待人处事方面,是不是有较多的沟通技巧,包括你的听说读写;第三点是你承受压力的能力,这点可以引伸到你的领导力、团队管理的能力,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抗压能力,那么在快节奏的团队合作中,是难以胜任的。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
问:在你做咨询的时候,碰到不熟悉的行业,你是怎样让你在一两周的时间内让自己变成这行业的专家,起码看起来像这方面的专家?
【Zhou Yu】我觉得可能有两点:第一点是在顶级的咨询公司,他们都有非常多的项目经验,有非常多的资源可供你去利用,所以你可以花一到两个晚上对此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点:通常项目的实施都需要进行一些访谈,对象主要是一些专家、业内人士,我觉得这种访谈非常重要,它会给你一种感觉,能够让你对行业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这样在你谈上七八个人下来,你就俨然是一个专家了。
问:你做了很长时间的咨询,这种工作经历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什么作用?有哪些收获?
【Zhou Yu】我感觉做咨询会使你的迁移曲线变得非常短,好多人讲在咨询公司做2年比在其他公司做5年都要强,我觉得这一点都不过分。因为当时我开始工作一两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就明显感觉我积累的经验要比别人要多一些,甚至有些专门做电信、金融的,你都能和他们说出一些很有见解的东西,感觉是个专家。当然,这个专家会有一个实效性,因为现在行业的发展非常快。所以我理解就是,这第一份工作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基础,而且你要适应这种高压力的工作,这样后面你换别的工作,也都非常容易。
沟通
问:有些人英文也说得很溜,但老板还是不了解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那你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你所说的跨国公司中的沟通能力具体指什么?
【Zhou Yu】这种例子其实非常多,这里面有一个文化方面的问题。虽然我们在跨国公司说的都是英语,但实际上不是同一种英语,因为文化不同,对同一句话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好在中文的地位越来越高,现在在中国的老外也都积极学习中文,他们也在努力。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ABC,我们开会的时候,会经常说一句话叫做“We are on same page”就是说我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没有什么大的分歧,但他不知道中文怎么说,就说“我们站在同一张纸上”,没有人知道他在说什么,完全是直译。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所以大家在学校加强语言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我知道国内的英语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家可能托福、GRE考得很好,但是交流起来还是存在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表达方式,包括你讲话的顺序。因为讲话的顺序表达了你的思维逻辑,譬如中国人喜欢归纳,因为一二三,所以四五六。但西方人恰好反过来,先讲某个结论是什么,然后再说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不同,这点很重要,譬如你写报告,可以是50页,也可以是100页,但你的CEO可能只看第一页。他只关心结论是怎样的,他不关心你的推理过程,因为他知道有人在check这个东西。
国际化
问:你是在咨询公司从基层做起的,逐渐做到高级咨询师,然后再去读MBA,请问读MBA对你有什么帮助?
【Zhou Yu】我觉得我所走的路没有什么挫折,可以说比较顺,包括在科尔尼在做了4年。然后去读MBA,因为三四年工作后,虽然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会发现有一个平台期,这个平台期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美国这样的跨国公司,你会发现周围的同事都有top的MBA,哈佛、斯坦福等等,这有点像高考挤独木桥,所以我当时也没有脱离俗套,走了这样一条路。说到MBA,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在国外度过那么一段时间,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情,主要是扩大你的视野。虽然原来你也在跨国公司,周围都是老外,说的也都是英语,但是如果真正让你置身海外,感觉还是不一样。因为在那个环境下,你会对西方的文化的理解,包括你的朋友的圈子都非常的国际化,等你再回来的时候,你会觉得你所处的环境非常的舒服,你会感觉公司就是自己的公司,当然你的职位和收入也都会相应得到提高。
问:现在回过头来,你觉得MBA课程中哪些是比较有用的?
【Zhou Yu】因为我是做过几年的咨询,所以对一些课程都比较熟悉,只是缺乏一些理论的知识。但是我觉得有两门课是比较重要的,第一个是OB,就是组织行为学,这个可能是因为东西方在管理方面差距比较大的一门课程,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再一个negotiation skill,就是谈判,当然那是一个skill的课。那位老师也是比较有名,那门课对我的冲击非常大,我觉得如果一门课对你的冲击非常大,那你就应该比较有收获。
影响力
问:你读完MBA回来后不久就跳到Motorala,请问在Motorola和你在咨询公司有什么不一样?
【Zhou Yu】现在回过头来看咨询公司的工作,有一个比较不好或者说是遗憾的地方,就是你有这种痛苦——你的影响会有限,无论你项目做得再好,客户再怎么认同,最终的结果都是一个报告或者一个模型,然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项目。所以时间久了以后,你会感觉到你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行业的变化,现在咨询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好多是恶性的价格竞争,这样客户对你尊重,以及对你价值的认可也大不像以前了。所以这样一来,你会觉得你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你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所以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职业要做一个调整。
问:在Motorola里面,你其实做的是一个内部咨询师的职位,那这和你在咨询公司做consulting有什么差别?
【Zhou Yu】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就是你从桌子这边坐到那边,因为原来是客户和consultant的关系,现在大家是同事,所以就没有了这张桌子。这是外在的变化,其实工作的节奏也有一些变化,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不习惯。举个小例子,我原来周末回家都会把电脑打开,启动邮件系统,让自己处于一种随时待命的状态。但到Motorola的第一周,结果发现两天没有mail,我就觉得是不是电脑出了问题,周一发现周末没有mail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Motorola我觉得会议非常多,这种交流方式非常的好,另外生活也非常平和,这对有家庭的人非常好,相对于consultant来说,你就要做出许多牺牲。
问:Motorola应该是很大的一个公司,科尔尼在中国可能只有几十人,那么你觉得在这种大公司和几十个人的小公司工作有什么不一样?
【Zhou Yu】在科尔尼,大家工作关系比较简单,就是做项目,目标就是要把事情做好,这对个人的能力和表现机会要多一些。但是到了大公司,这些可能就会变得比较不那么简单。因为我是做战略的,我会发现我的建议如果放到决策者面前,会有很多因素导致建议可能不被采纳或者仅仅采纳一部分。
问:现在你突然决定出来创业,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
【Zhou Yu】首先我觉得目前的大环境非常好,从国家来说,也是鼓励创新、创业,从我本人来讲,最开始的触发是刚刚到Motorola不到半年的时候,有一次会议提到一个事情,中国非常少有人做,但在国外已经很成熟的行业。所以我开始做一些研究,还专程到美国去了一趟,从去年8月到今年6、7月份,差不多一年时间的筹备,现在已经做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实际上又回到刚才说的影响力方面,一开始没有多少影响力,到了Motorola后有了一点影响力,现在能体现更多的影响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