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能源革命,如何看?
BP集团中国区总裁陈黎明:现在,中国面临着来自能源需求、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提出能源革命是时代和发展的需求。对于能源革命来说,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出台新的政策来解决其创新系统存在的缺陷,能源革命很可能无法以中国所需的速度和规模来实现。
推动能源革命,怎么办?
陈黎明:主要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多方面协作而非闭门造车能够帮助中国最有效地应对能源挑战。中国在未来或将成为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因此,持续实施开放、包容和鼓励竞争的政策,鼓励全球创新流入的同时,推进国内创新发展,将有助于中国更好、更快地实现能源革命。
第二,油气技术的研发日趋国际化,跨行业、跨国界的协作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政府资助的研发项目工作固然重要,但保证其研发效率和成果,需要市场竞争的保障。而有效的市场机制可以保障创新者之间的竞争,无论来自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都可以成为能源革命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从概念酝酿到商业化应用过程的核心。只有基于对知识产权的信心,企业才会在中国投资研发能力,并实现科学发明向商业产品的快速转化。
第四,能源产业的监管工作需要一个全面、系统的架构。如果没有这样的整体架构,针对能源系统某个部分的政策可能会对其它部分能源体系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降低碳排放与能源革命有何关联?
陈黎明:中国提出能源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正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因此,进行能源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其向更清洁的方向发展。
新的能源革命要改变什么?
陈黎明:蒸汽机、内燃机、发电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能源革命。它们至少有三个共同之处:第一是满足了社会的物质需求;第二是以扩大燃料供应、主要是化石燃料供应作为支撑;第三是在没有考虑环境影响的条件下迅速发展。
但新的能源革命不仅仅在于扩大能源供应,而是为了同时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大幅降低能源机构中的碳含量,并减少局部污染、保持能源价格的可承受性。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以往不曾有过的阻力。
新的能源革命需要改变现代社会的整个基础设施,远远超过了能源系统。这使得革命任务更加艰巨。首先,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电厂、炼油厂、油气传输管网等)和使用能源的基础设施(工业工厂、住宅与商业建筑、道路)都是资本密集型的,从短期到中期看具有较难改变的刚性存在。
这些基础设施需要时间来建设,且更新换代周期长。在许多情况下,虽然改造翻新能够带来能源效率的显著提高,但如果在其正常生命周期结束前将其淘汰,成本将十分高昂。然而在这方面,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比成熟经济体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在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时采纳高能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