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行业
上海银行副行长崔庆军谈金融科技助推风险管理转型升级
2019-07-19 16:41  浏览:158
  承审慎稳健经营风格的上海银行,在上市3年不到的时间里,总资产超过2万亿元,盈利也处于上市城商行的最高水平。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银行立足长三角,依据地缘经济特点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经营模式,在风险经营和资产质量管控方面也独具特色。
当前,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压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各类风险交织叠加。日前,崔庆军任职上海银行副行长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与《证券日报》记者探讨以金融科技手段再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模式。
崔庆军介绍,近年来上海银行以风险经营的思维,聚焦风险价值的创造,推动全行的风险管理由“控制风险”向“主动经营与管理风险”转变升级。
依托大数据
金融科技助推风控转型
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依赖专家经验判断,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于客户的集群风险、行业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较难识别。随着金融科技的应用发展,银行扩大了信息数据收集范围、提高源数据采集的周期长度,丰富数据分析的纬度和颗粒度,使得风险特征画像更具客观性,对于未来风险预测更具前瞻性。
目前上海银行依托内外部大数据,把“线上+线下”的风控方式运用到信贷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中,对客户风险状况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控。
在金融科技的具体应用上,崔庆军重点提及上海银行的大数据风控新工具——“魔镜”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2018年推出,目前在该行对公领域广泛使用,逐渐成为经营层的决策工具。据悉,“魔镜”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风险特征,采集了全网海量的风控信息,深度挖掘行内数据,针对单一客户的工商、司法、涉税和舆情四大维度进行了分项评分,并叠加财务健康智能分析、负面信息等各维度重要变量,形成企业当期风险评分,为授信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目前该项目还在不断优化当中,崔庆军预测,在目标客户的准入流程和既有客户的贷后监控中,该系统将会被全面应用。
“探索向数字化银行转型是上海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之一。”崔庆军说,我们希望结合新兴技术,提升数字化风控思维,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风险管理从定性判断向定量分析转变;二是风险监测从单一评价向多维分析转变;三是风险数据从统计报告向价值创造转变。
前瞻性风险管理
支撑业务可持续发展
有观点认为,银行风控工作更多只是辅助,有时甚至是业务妨碍。而在崔庆军看来,商业银行就本质而言,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关键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形成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并非业务发展的妨碍,而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他表示,近几年,国内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节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跨市场、跨行业交叉风险增多,银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加强对宏观政策、经济变化以及市场波动的前瞻研究。
上海银行主动对接新市场、新产业、新经济和新监管政策,以“提升风险经营管理能力,风险管理创造价值”为风险管理升级的主线,充分把握新时代金融风险的新特点和监管要求,提升风险管理效能。
谈到具体措施时,崔庆军说,风险管理并不仅仅是风险条线的事情,经营部门、科研部门、产品部门和运营部门等都应参与其中。上海银行自2012年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并建立总、分行风险管理“三道防线”风险责任体系,已经有一定成效,走在了同业的前列。
据悉,自2017年起,上海银行就开始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压缩票据融资,将信贷额度向一般贷款倾斜,同时收缩同业资产,为信贷投放腾挪资金,并加大优质项目储备力度。2018年其贷款余额增长34.7%;科创金融贷款余额658.7亿元,同比增长37.9%;零售消费贷(含信用卡)同比增长100.6%,在零售贷款中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而银行的不良率仍旧处于低位波动运行,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在前瞻性把控上,崔庆军以消费金融举例。“消费金融市场日益成为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市场之一,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在中国,个人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信用卡、信用消费成为商业银行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庆军表示,这些有消费场景的贷款,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风险不一样,上海银行积极探索并构建金融科技体系支撑下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黑名单、设备信息、关联关系三位一体的欺诈识别体系,甄别良币和劣币。
谈到对公业务时,他提及目前上海银行极其重视供应链金融,即打通一家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实现“1+N”模式。这需要风险管理跨前一步,从风险和收益平衡的角度,更好地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效率。
“银行的核心资源是客户资源,未来,银行的资源会越来越向优质客户倾斜。”崔庆军表示,上海银行愿意迎接各类挑战,在“精品银行”战略引领下,坚持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快金融科技的引入,持续推动风险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积极支持全行业务稳健发展。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