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选型
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
2015-08-20 10:08  浏览:1171
一、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概述

  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更新换代的高效节能新产品,其适用范围比SA、SH更加广泛。它采用国家标准规范设计,其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该型泵性能先进、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在设计中采用新结构、新材质,可适用多种介质的输送。

  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是S型泵基础上采用耐腐蚀材质及机械密封结构而设计的新产品,用于各类腐蚀介质和油品的输送。

  二、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性能范围:

  泵出口直径 100~1200mm

  流量 Q: 70~22392m3/h

  扬程 H: 8~150m

  工作温度 T: -20℃~200℃

  固体颗粒 ≤80mg/L

  工作许用压力 ≤4Mpa

  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性能参数。

  三、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型号意义

  例500SF35A

  500—泵的吸入口径(mm )

  SF—单级双吸,耐腐蚀中开离心泵

  35—设计点扬程(m)。

  A—叶轮第一次切割。

  四、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结构说明

  ﹒S型泵的吸入口与吐出口均在水泵轴心线的下方,与轴线垂直成水平方向。检修时无需拆卸进出口水管及电动机。从传动方向看去,水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根据用户需要亦可改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泵的主要零件有;泵体、泵盖、叶轮、轴、双吸密封环、轴套等。除轴的材料为优质碳钢外,其余主零件由铸铁、铸钢、不锈钢制成。

  ﹒泵体与泵盖构成叶轮的工作室,在进出法兰上,装有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的管螺孔。进出水法兰的下部,装有放水的管螺纹孔。

  ﹒经过静平衡检验的叶轮,用轴套和两边的轴套螺母固定在轴上,其轴向位置可通过轴套螺母进行调整。叶轮的轴向力利用其叶片对称布置、两面进水达到平衡。

  ﹒泵轴承为向心球轴承。轴承装在轴承体内、安装在泵体两端,用黄油润滑。

  ﹒双吸密封环用以减少水泵压力室的水漏回吸水室。

  ﹒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电动机直接传动,必要时亦可用内燃机传动。

  ﹒轴封为软填料密封(根据需要也可装机密封)。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泵内和冷却润滑密封腔,在填料之间装填料环,水泵工作时少量高压水,通过泵盖中开面上的梯形凹槽流入填料腔,起水封作用。

  泵旋向 : 从电机端看,泵顺时针旋转(也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

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

  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结构图

  五、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的安装

  1、装配转子部件、依次将键、叶轮、轴套、轴套螺母、填料环装在轴上,套上双吸密封环,然后装上轴承部件和联轴器。

  2、分别检查转子部件上叶轮密封部位的外圆轴套外圈的径向跳动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名义直径≤50>50–120>120–260>260–500>500–800>800

  跳动量0.060.080.100.120.150.17

  3、将转子部件和螺栓装在泵体上,安装好轴承体压盖,并用螺栓固紧,然后用轴套螺母调整叶轮的轴向位置到泵体流道的中间,并加以固紧。

  4、装上填料,放好中开面纸垫盖上泵盖,打紧螺尾锥销后拧紧泵盖螺母,再装上填料压盖。

  5、和手转动转子,无卡察、轻滑均匀即可,拆卸可按上述装配相反顺序进行。

SF型单级双吸中开泵
  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

  六、28SAP-9J高效节能环保中开泵的起动、停止和运行

  (一)起动与停止

  1、起动前,转动机组转子,应轻滑均匀。

  2、关闭出水闸阀,灌引水(如无底阀可用真空泵抽气引水),要保证泵内充满水,无空气窝存。

  3、如果泵上装有真空表,要关闭其与未连接管路上的旋塞,再起动电机,待转速正常后再打开。

  4、均匀地拧紧填料压盖上的螺母,使液体少量涌出,同时注意填料腔处的温升。

  5、当停止水泵动转时,要先关闭真空表及压力表的旋塞和排水管路上的闸阀,然后停止电机,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应将泵体下部的四方螺塞打开放掉剩水,以免冻裂。

  6、长期停止使用时,应拆开水泵将零件上的水擦干,再在表面上涂防锈油,保管好。

  (二)动行

  1、水泵轴承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

  2、润滑轴承用的钙基黄油的数量,以占轴承体空间的1/3-1/2为宜。

  3、填料磨损时,适当压紧填料压盖,若磨损过多应更换。

  4、定期检查联轴器部件,注意电机轴承温升。

  5、运转过程中如发现噪声或其他不正常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加以消除。

  6、不得任意提高水泵的转速,但可降低转速使用,降速后水泵工作性能参数的变化如下:

  Q降速=Q(n降速/n) H降速=Q(n降速/n)2 p(n降速/n)3

发表评论
0评